中國工程院院士朱頂峰對“中國制造”的看法是“實物量大,但價值量不高”。而不斷以來,中國制造業也往往被本國人區別看待,往往會被看作是粗糙的、高檔次的商品。智能指紋鎖招商加盟
被看作是粗糙的、高檔次的商品,當然也賣不了個好價錢,所以中國制造唯有以量取勝。為何中國企業只能以量取勝呢?究其本源就是“薄利多銷”的觀念在中國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。
薄利多銷”的思想在智能鎖行業異樣十分盛行,不信你翻開某寶,標價幾百元的智能鎖屈指可數,在多個專業展會上,甚至有的企業標出了299元的低價。據悉,智能鎖廠家毛利率控制在20%左右屬于正常范圍,可實踐上有的廠家爲了有生意做,毛利率在5%的單也在接,有的單毛利潤甚至低至2%。所以爲了進步出貨量,在終端市場各大企業競相壓低價錢,你賣1000一把,我就賣800一把。
當然,賣得廉價的廠家,銷量自然比他人好。賣1000的能夠賺300,而賣800的能賺100。所以低價的只要靠更大的量來獲利。但銷量大,到年底一算賬,除去工人工資,房租費,水電費,市場推行費,物流費,衛生費,網絡費,電話費,剩下的利潤卻沒有多少。再說了,目前智能鎖市場還沒到走量的階段,所以那些以“薄利多銷”思想運營的智能鎖企業,最終的路只要一條,那就是:關門開張。
那些低端的品牌,在宣傳時總是以年銷多少把爲賣點,而高端品牌總則多以運用體驗、功用、質量爲宣傳要點。但別看那些銷量高的低端品牌,外表數字十分美觀,但是除去本錢本人卻剩不了幾個錢。那些以質取勝的高端品牌量不一定大,但利潤相對比低端品牌高。
低價競爭,意味著只要降低本錢才干賺取更多微薄的利潤。但普通狀況下,隨同降低本錢而來的是質量的下降。所以低價競爭的結局只要一個:坑死甲方、餓死同行、害死本人。
因而,智能鎖企業要想取得久遠的開展,就必需丟棄“薄利多銷”的思想,把精神放在商品運用體驗及質量提升上。進步商品附加值,才是將來的開展之路。